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岸田要求立即取消禁令,话音未落,中方宣布:不许售卖日本水产品
来源: 博览历史      时间:2023-08-31 11:27:42

毫无疑问,2023年8月24日将会成为世界海洋环境灾难日,而若干年后,当世人反思为何整个世界会陷入核安全威胁时,都会将矛头指向日本这个“大核民族”。

从24日午时,日本政府以及东京电力公司不顾世界多国的反对,一意孤行将核污染废水倾倒入太平洋起,整个人类社会都被日本政府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推入了核威胁深渊。

世界多国媒体立即就日本倾倒核污水入海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与指责,而日本本国诸多民众、尤其是渔业从事人员更是发起了游行抗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之所以强调“多国媒体”为此次“核污染水入海事件”发声,恰恰是因为除了中国政府以及少数国家之外,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日本这一行为默不作声。

而同样将承受严重影响的美国政府,非但没有阻止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行为,反而站出来支持日本。

甚至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宣称日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扬言迫不及待要去福岛当地品尝海鲜。

与之相反,中国政府早在24日之前就已经数次提醒、警告日本政府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覆水难收的决定。

而在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地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海域后,中方海关总署立即发布了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的禁令。

中国外交部也再次表达了对日本政府行为的强烈质疑与反对,并再次声明,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维护中国人员的身体健康与食品安全。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竟然恬不知耻地要求中方立即撤销相关禁令,并示意会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显而易见,岸田文雄没有意识到日本政府才是这一“国际问题”的制造方,更没意识到中国政府此次态度的坚决与笃定。

因为就在岸田文雄反对的话音刚落,我国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宣布——严禁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进行销售。

与此同时,我国多个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限制日本水产品加工、销售的措施,一时间,与日本水产品相关的行业在中国境内正处于岌岌可危的边缘。

尽管上述禁令的颁布,会对国内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损失,但是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在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面前,中国人民懂得舍小利而就大义。

而这一点恰恰是日本民族所欠缺的,纵观日本民族文化发展史,其受岛国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今天这种“重小礼而无大德”的意识形态,才导致核污水排海这样无耻行径的发生。

那么,日本政府为何坚持要一意孤行呢?美国等国家为何又视若无睹呢?

困兽之笼中的日本

日本政府之所以坚持要将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日本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已经不足以支撑其继续采取静置过滤的方式处理核污染水。

自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以来,在这十多年里,日本政府累计贮存了核污染水超过130万吨之多,而每年日本政府用于给福岛核泄漏擦屁股的费用高达数千亿日元

而截至目前,日本政府用于储存核污染水的存储设备使用量已濒临峰值,而核污染水还在每天以几百吨的数量产生着,因此日本政府以及东京电力公司已经不想再投入更多的设备与场地用于储存核污染水。

因为在日本政府看来,这样静置储存的方式无异于是个无底洞,而日本受限于其土地和空间资源的紧张,便想出了这个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简单粗暴的方式。

那么,是不是除了将核污染水静置或者排放入海,就没有其它更好的处理方式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此前多国专家帮助日本政府提出了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注入地下、蒸发以及电解分离等办法,但是这些方案都因处理费用过高,而被日本政府否定。

而日本政府最终选择的这种处理后排海的方式,虽然短时间内付出的代价最小,但是正所谓“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其带来的影响可谓贻害无穷。

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给日本国内渔业市场带来的冲击,要知道中国占据了日本海产品出口市场份额将近半成,而随着中方禁令的颁布,日本渔民第一时间成为了日本政府愚蠢决策的牺牲者。

24日下午,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再次公开表示反对日本政府将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而诸多岛内渔民纷纷自发组织抗议活动。

对于这一结果,日本政府显然早有预料,当日稍晚时分,日本外务省制定了最新的公关方案,将花费超过700亿日元用于应对核污染水负面消息的传播。

日本政府竟然宁愿斥巨资用于对外公关,也不愿意将其这笔钱用来核污染水的处理,如此滑天下之大稽的行为简直令外界感到啼笑皆非。

然而,这一点恰恰证实了日本政府犹如笼中之困兽的尴尬处境。

因为对于福岛核污染水处理问题,日本政府根本无法站在日本国民的立场作出决定,而是任由日本国内几大财团左右。

以福岛核电站的实际产权方东京电力集团为例,虽然东京电力的最大控股方是日本政府,但是其前身——东京电灯,是日本早期知名的财阀之一。

而东京电力集团在过去数十年中,通过与日本政客深度绑定的方式,早已经控制了日本国内能源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东京电力集团已经成为全亚洲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私营电力企业之一。

作为东京电力集团这样一家名下涉及多个行业的跨国型企业来说,其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是超乎想象的,更不要说其在日本国内的地位。

事实上,这种政商绑定的模式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十分常见,最为典型的便是美国的军工联合体模式,军工企业通过与美国政客里应外合,成功控制了政府的决策方向和国内的媒体舆论。

而日本政府作为美国在二战后一手扶持起来的小弟,在无法发展军事装备的情况下,其国内能源、机电、半导体等行业,便成为本土和境外财团的主要目标。

时至今日,日本国内的主要经济命脉已经被三菱、三井、富士、三和等大型垄断财团所掌控,其中也包括了东京电力集团。

而这些财团之间为了更长久地攫取垄断利益,相互之间又达成共识,除了对于海外市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之外,日本国内主要以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主。

正因如此,日本社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才呈现出经济低迷、人口衰减、欲望降级等现状,而作为这些财团的代言人——日本政府以及政府要员,除了为财团利益站台,便是为了自己谋取私利。

事实上,许多日本政客在下野之后都会到相应的财团担任顾问等职位,领取丰厚的“投资回报”。

以2011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为例,之所以后果如此惨烈、影响如此巨大,与日本政府配合东京电力公司第一时间将事故进行隐瞒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对于日本这种与国内资本势力深度绑定的政府而言,能够做出将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的决策并不令人意外。

毕竟与其他支柱型产业相比,渔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以及产出比较低的行业,同时对于日本的几大财团而言,更是九牛一毛。

只不过对于本次日本政府的行为,为何多数国家都选择了默许呢?尤其是太平洋对岸的美国,真的能够隔岸观火吗?

美国政府的糊涂账

自从24日日本政府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以来,国内诸多媒体都对美国政府的态度进行了质疑与讨论。

因为众所周知,日本向来以美国马首是瞻,如果说日本政府这次的“排污行动”没有经过美国政府的默许,外界是不会相信的。

那么美国政府为何会同意日本这一“遗臭万年”的行为呢?毕竟无论从海岸线的长度还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性来说,美国都是本次“百氚入海”的最大受害者之一,难道美国政府已经到了如此丧心病狂的程度吗?

因此不少阴谋论者提出,美国方面或许早已研制出了某些能够抵抗这些放射性元素对人体危害的方法,等到太平洋都被日本污染后,美国会站出来兜售相关技术,从而大赚一笔。

对于这种说法,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从人类目前掌握的科技手段来看,不要说能够控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影响,就连包括“氚元素”在内的诸多元素的提取和分离都还存在困难。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与当年新冠肺炎爆发之际的阴谋论者一样,都是一厢情愿的异想天开。

而美国等诸多国家之所以没有公开抵制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染水的行为,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利益绑定。

要知道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通过在过去数年中的发展与扩张,其背后的资本势力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容小觑的话语权。

再加上日本一直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深度绑定,二者沆瀣一气带来的影响,可谓渗透到了多国的政治、经济与科技等领域。

在1973年由日本作家小松左京创作的灾难题材小说《日本沉没》中,就曾经对这种情况进行过描述和预判。

小说中日本由于地壳运动与海平面上升等原因,而面临将要全国沉没的境遇,而日本政府选择应对的办法便是通过对外贸易扩张的方式,将日本民族分散到世界各地,从而避免了民族的灭绝,而小说中日本的最大支持者无疑正是美国。

这与当前日本政府的决定何其相似,其之所以要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便是为了将国内的矛盾转移,让世界多国共同承担。

而对于美国来说,其之所以投了赞成票,一方面是由于背后资本利益的绑定与勾结,更主要的原因便是美国不想放弃日本这一东亚桥头堡。

毕竟作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棋子,日本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在过去数十年中,美国通过资本扶持、技术输出以及军事援助等方式,帮助日本从战败国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大经济体。

因此美国是不会轻易放弃日本的,而眼见日本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日渐衰退,已经到了不得不甩掉核污染水处理这个包袱的地步,美国这个老大哥除了默许,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美国人民不会反对或者抗议吗?美国政府不是一直以民主而自诩吗?

事实上,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与日本类似,而且所谓的民主与否,从近些年美国政府的诸多行为来看,已经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对于日本这次将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一事,其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已经众所周知,而之所以世界各国表现的态度大相径庭,根本原因还是政府的政治立场和利益诉求不同。

犹如已经持续了一年半的俄乌战争一样,任何涉及国家之间利益的问题,都会因立场不同、体制不同而产生南辕北辙的结果。

而对中国来说,无论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还是对国内民众的身体健康与食品安全而言,我们的立场都是十分坚定的。

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日本没有任何权利对其进行污染与破坏,而其他国家则有义务为人类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安全进行努力,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挺身而出,也但愿日本政府能够早日迷途知返。

标签: